
六奉茶學#012-茶葉的保存方式:用電鍋去除菁味、陳味
超詳細的茶葉保存方式解說!
假如你近期手上有茶葉受潮,聞起來有菁味,不用硬喝或是丟掉,Albert這裡跟大家分享超簡單的去除菁味的方法!

愛喝茶的茶友肯定都有「茶葉怎麼保存?」的問題。
其實茶葉是非常乾燥的產品,一旦開封後,茶乾跟一般食品一樣,會受到氧氣、濕度、溫度、光線的影響,接觸到氧氣會讓茶乾產生一些氧化作用,而空氣中的濕氣以及味道很容易被茶乾吸附,經過一段時間後,茶葉的滋味就會漸漸消失,受潮的茶乾聞起來就會有菁味,也就是「草味」。
那為了阻止茶葉走味,如何保存茶葉就非常重要了,接下來品茶師Albert除了介紹茶葉的保存方法,還有針對已經走味的茶葉該怎麼補救,來為大家詳細說明 !
建議搭配影片觀看更清楚喔!

茶葉開封之後要馬上喝完?
以沒有焙火的清香型茶葉來說,一旦剪開包裝,也就是脫離真空狀態的話,建議盡快喝完最好。
目前市場上茶葉大多是四兩150g的包裝,假如每天泡一壺的話,大概可以喝半個月,這段期間如果有做好保存,就沒什麼問題,但若是在雨季濕氣較重的天氣下,茶葉開封又喝了一兩個月,加上沒有妥善保存,那茶葉的味道肯定會走味囉,這也是為何市場上較昂貴的茶葉通常會包得比較小包(多為二兩75g),約一星期就能喝完,再打開下一包。

茶葉的保存方式
以同樣沒有焙火的清香型茶葉來說,如果開封後能再抽真空當然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有抽真空了就萬無一失了喔!因為剪開包裝的當下,茶葉會再次接觸到空氣,且又抽真空時,不能抽的過度緊密(太緊密的話茶葉也碎光光了),依舊會殘留一些空氣,若沒有在包裝內放脫氧劑,如此反覆剪開又抽真空,也是保存不久的喔。
當然,一般來說大多數的人家中是沒有真空機的,所以下面為大家推薦簡單的保存方式:
像上圖中的四兩包裝,剪開後要短期保存,可以選用金箍棒夾緊,或是打開式的封口夾,一般的文件夾夠緊的話也是可以選用的。
更保險一點可以用夾子夾好後,裝進夾鏈袋裡,將空氣擠出後夾好夾鏈,或是裝進保鮮盒、氣密罐,放置室內乾燥的暗處,約可保存半個月。

是否能冷藏保存?
這是很多茶友會問的問題,答案其實是可以的,但必須在真空包裝未拆封的狀態下才能放入冰箱保鮮。並且要飲用時,需要從冰箱拿出,等待茶葉退冰降至室溫後,才能剪開包裝飲用,建議保險起見最好放置一天後再開封是最好的。這麼做的原理就跟瓶裝飲料從冰箱取出後一陣子會產生水氣是一樣的,如果將還未退冰的茶葉開封,茶葉會因產生水氣而走味。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一旦剪開包裝後,除非再次抽真空,否則就不能再冰回冰箱囉!因為無論用夾子夾得多緊,多少都會有空氣進出,除了冰箱的雜味與濕氣會影響茶葉之外,從冰箱取出後也會因凝結的水氣而走味,所以建議大家開封後的茶葉還是依照Albert推薦的保存方式,置放在常溫室內即可。

拯救已走味的茶葉
上面詳細說明了保存的重要,那萬一不幸茶葉還是走味了,是不是就不能喝了呢?
假如茶葉受潮走味是近期才發生的,那不用硬喝或是丟掉,這裡跟大家分享超簡單的去除菁味的方法!
只需準備一台電鍋即可!另外這個方式也能去除長時間儲藏的陳茶的陳味喔!
電鍋去除菁味以及陳味教學:
※建議搭配影片觀看,電鍋教學從5:17開始。

示範內容:青茶類清香型球型茶葉、10人份大同電鍋
步驟一、清潔電鍋底部
使用電鍋前請先將電鍋底部徹底清潔乾淨。

步驟二、預熱電鍋,鍋蓋半掩
清潔完的電鍋底部帶有濕氣,先來預熱電鍋,按下煮飯鍵,蓋上蓋子,蓋子記得不要蓋實,留一些縫隙讓水氣不要停留在鍋內。

步驟三、電鍋跳起,平舖茶葉
待開關跳起,拿開蓋子,鋪上要去味的茶葉,茶葉平舖一層即可。

步驟四、等待五分鐘
鋪好茶葉後蓋上蓋子,同樣不要將蓋子蓋實,留一些縫隙讓水氣蒸發,電鍋才剛剛跳起,這時是保溫狀態,溫度約在75~80度,等待五分鐘(要計時)。

步驟五、攪拌茶葉,使茶葉平均受熱
待五分鐘到了,拿開蓋子攪拌茶葉,並重新平舖,這個攪拌動作的目的在於讓茶葉的受熱面更換。

步驟六、取一些茶葉試喝,並再次計時五分鐘
攪拌、重新平舖好茶葉後,先取出一些茶葉在旁備用,接著馬上蓋上蓋子(留縫隙)並再次計時5分鐘,等待的時候則可以用備用的茶葉來試泡味道。

步驟七、試喝味道若還有菁味,則在重複上面動作
試喝味道後如果依然還有菁味,則待剛剛計時的五分鐘到後,再取一些茶葉試泡(若剛剛試喝的菁味很重則可以省略一次),攪拌平舖茶葉後,蓋子留縫,繼續等待五分鐘,如此循環直到沒有菁味。
直至完全去除菁味的循環過程為:
等待5分鐘
↓
時間到,開蓋攪拌,取一些茶葉出來後馬上蓋上蓋子(留縫),計時五分鐘
↓
等待5分鐘的過程來試泡味道
↓
時間到,開蓋攪拌,取一些茶葉出來後馬上蓋上蓋子(留縫),計時五分鐘
↓
等待5分鐘的過程來試泡味道
↓
時間到,開蓋攪拌,取一些茶葉出來後馬上蓋上蓋子(留縫),計時五分鐘
循環重複至去除菁味

步驟八、完成去菁味的茶葉,待降溫後要馬上密封保存
※小訣竅:
1. 全程鍋蓋都不要實掩,都需要留縫隙讓水氣消散。
2. 試喝後覺得菁味還是很重,則可不用每次都試泡,但每五分鐘都需攪拌翻面,如菁味開始消散,則每一次都要試喝。